博諾康源CEO李昊博士:吸入原料藥和制劑的機遇和挑戰


二、吸入用藥市場情況
呼吸類用藥市場的患者人群基數是巨大的。呼吸系統疾病是排在心腦血管腫瘤之后,我國的第三大的慢病死因的疾病。主要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和哮喘。算上過敏性鼻炎等人群就更大了。王晨院士課題組在2018年和19年在柳葉刀上的文章已經很清楚地表明,我國的成年慢阻肺的患者基本上快接近一個億,20歲以上哮喘患者將近就4000多萬了。
但呼吸系統疾病在我們國內患者就診率卻非常低。根據IMS的數據表明,全球COPD/哮喘的用藥市場將近四五百億美元,非常大,很成熟。其中吸入劑型就占了將百分之近七八十,但是在我國這個比例其實很低的,可開發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我們在呼吸的業界一直談所謂爆發,有些產品像吸入布地奈德已經是爆發狀態,我記得它是排在我國用藥的銷售量的前十名的產品。
我們國內的藥廠布局呼吸用藥這領域應該7,8年了,時間不是很長。呼吸用藥存在著從原輔料制劑配方裝置,生產放大,還有評審體系的一系列的壁壘,它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雖然經過不到十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很多公司在產品已經走到臨床階段。
在一次呼吸用藥研討會上,我了解到我們的臨床推廣工作還需要加強,希望向印度,孟加拉等發展中國家,呼吸用藥可以進一步下沉到像縣級或者鄉鎮以及的患者人群中,進一步加深加寬市場份額。
我是做API開發和生產出生,這里我也是想重點來提一下就是呼吸類用藥的這個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它的活性成分。一個好的API它可以開發出很多劑型,比如說一個氟替卡松的一個API它可以開發出像干粉吸入劑,比如像舒利迭,也可以開發出鼻噴劑等,一個好的API它的生命周期很長。
在今年8月出臺的吸入用藥藥學和生物等效性指導原則里對所有呼吸用劑型使用的API的性質都有了明確的要求,可見API的重要性。
從種類來講,呼吸用的API主要是三大類。一類是最主要的常見的是糖皮質激素,它主要是起到一個就是抗炎的作用。第二大類我們叫β2受體激動劑,它又分為長效和短效兩類。比較著名的就像沙丁安醇,還有各種特羅類的,它的作用其實就是舒張支氣管。第三類就是我們叫長效M膽堿受體拮抗劑,它的作用也是一個舒張支氣管,改善肺功能的。
圍繞著這三類的不同的API活性成分,可以開發出不同類型的吸入制劑產品,有各類復方,我可以用糖皮質激素加β2受體激動劑.還有比如說現在還有開發三聯方,就是把糖皮質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長效M膽堿受體拮抗劑,混合在一起。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
三、呼吸用的API技術壁壘問題
這壁壘主要來自于它的技術壁壘,合規方面的壁壘,最后還有我們現在中國的環境下的EHS方面環保安全方面的壁壘。
技術壁壘方面,從制備合成角度說,呼吸用API和普通的固體的API差別不是很大的,主要是看它的收率,雜質控制,殘溶等等。在現在當前形勢下,對基因毒雜質和元素雜質要求都非常高。
這里我特別強調的一個就是它的可工業化壁壘,這是很重要的。是不是能夠放在工廠里穩定的生產,批間穩定性很好。我覺得這是一個關鍵因素。尤其是在當前新的藥品管理法下,對藥品我們有了一個叫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這么一個要求,就從我們最前端研發到最后的落產上都有了嚴格的要求,這里QBD模式有了很大意義。
大家也可以看到最新的藥品管理法,取消GMP之后,工廠的工藝核查,乃至以后變更的管理,這都是前端科學全面工藝研發為基礎的。在新的安全環保這些形勢下,都要求我們的工藝研發一定要做的透徹,要給工廠的放大,留出足夠的工藝操作區間來,這無論是API還是制劑,都是一個道理的。
呼吸的API區別于普通API,技術壁壘來自于它的更嚴格的粉體學性質要求。粉體學性質剛才我也提到了,比如說它的粒度分布,還有它的比表面積,還有它的晶癖,還有表面的粗糙程度等等,這些這些粉體學的性質是通過兩個操作單元獲得,一個就是它的工業結晶,另外一個就是它的微粉化。
微粉化和工業結晶來塑造呼吸用的API的粉體學性質,工業結晶的技術,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是一個專業學科,是一個又涉及到工藝開發轉移和放大的一個過程。微粉化也是一個這樣的一個過程,它也涉及到微粉化前物料的性質/微粉化的工藝,就是使用一些微粉化的設備,現在主流的主要還是氣流粉碎機,然后通過調節一個進料速度,還有他的使用氣體的壓力等幾個參數來獲得一個最佳的工藝操作區間,然后拿到你想要的力度分布范圍的API的產品。
然而,不同的呼吸用的產品,它對API的粒度要求是不一樣的,那比如說干粉類的產品,它對它的粒度范圍要求是D50,D90一個1到3一個3到7,而鼻噴劑范圍就有變化,D50可能是3到7,D90是一個7到10左右。
對于微粉的技術,還有其他的一些工藝上,比如說有超臨界結晶的工藝,還有一些就是噴霧干燥,各有各的利弊,就我理解來講制劑的制劑方還是希望需要一些有穩定晶型的顆粒度適中的一些產品。
四、從供應鏈角度分享
結合我們當前現在國家的4+7和一些醫藥政策,以及經過我這么多年的一個工作經驗,我感覺無論做高端的仿制藥也好,還是普通仿制藥也好,必須是研發生產一體化的,要有可靠的API來源。通過我剛才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清楚了,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后,如果你的上游API供應商有一些變更的話,應該是要及時通知制劑方的,如果在海外公司,不及時的話,這對制劑方會有致命的影響。
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藥政部門有沒有足夠的資源海外做審計,這也是一個考慮的一個因素。
關于博諾康源
博諾康源由一群有志于獻身中國醫藥事業的青年專業人員發起。我們中有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運營高手,還有曾經就職于世界知名藥企研發中心和生產工廠的海歸博士,也有來自中國新銳生物初創公司的精英。既有久經沙場的老手,也有剛剛走出校園的“小白”。公司注冊時間是2016年9月,辦公和研發實驗室在北京經濟開發區經海產業園。公司設有2500m2的實驗室,包括新藥藥化實驗室,工藝開發實驗室,分析實驗室和制劑實驗室。公司成立三年,已經有70多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