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21年10月29日各路專家于錢塘探尋新藥研發技術與平臺打造,高屋建瓴的主題研究與不可多得的圓桌研討交叉進行,中國靶點新藥峰會,在今日繼續求策靶點新藥開發與落地,靶點新藥勢不可擋。
晶銳醫藥創始人韓迎、德琪醫藥副總裁、首席科學官單波領跑A、B會場,為與會嘉賓帶來題為《難成藥靶點KRAS::SOS1、G12D、CDK7等項目的研究進展》、《腫瘤免疫的新靶點探討》精彩分享。
靶點新藥全球“千帆競發”,中國新藥加速發展的號角吹響,作為新藥版塊中重要的靶點下一步如何把技術和平臺轉化為成果?
在中國靶點新藥大會,CEO、CMO、COO、PI聚焦靶點新藥開發困頓之處與落地商業化策略;在A會場,醫藥企業創始人、醫工院課題組組長、研發總監深入探索靶點藥研究開發之“秘”;在B會場,首席專家領銜,首席科學官、商務官、創始人以全產業視角直面靶點新藥實操落地瓶頸,尋找靶點新藥突破之道;AB合并會場,行業發布靶點新藥排行白皮書,共探新藥項目的未來方向……
韓 迎 蘇州晶銳醫藥 創始人、CEO
難成藥靶點KRAS::SOS1、G12D、CDK7等項目的研究進展
韓博士分別對KRAS、SOS1、G12D、CDK7等靶點進行了概述。在KRAS靶點的介紹中,韓博士以BI1701963為例,詳細闡述了該靶點開發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全球研發現狀。韓博士還提到作為目前全球唯一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KRAS:SOS1藥物,MRTX1133在臨床實驗中表現良好。
在CDK7靶點的介紹中,韓博士指出:CDK7抑制劑是抗腫瘤新藥研發的熱點,作為近幾年最具代表性的靶向藥物,CDK7才剛剛興起,面臨著從“泛”到“精”的轉變,值得立項跟進。
在演講的最后,韓博士如是說:“藥物對疾病所達到的作用無非就三種,治愈疾病,病-藥共存以及延續生命。而在癌癥的治療中,癌細胞的自衛就像是盾,而抗癌藥物就是矛”。
張慶偉 上海醫工院 課題組組長
新作用機制中樞神經系統小分子治療藥物研發策略及實踐
在演講中張博士對創新藥的發展以及新藥開發策略展開了詳細的介紹。張博士指出化學合成藥物與生物技術藥物相比各有優劣,但是在2019年全球藥物銷售TOP200中,化學藥還是依舊可以占到一半以上的。中美創新藥研發還是有差距的,目前國內創新藥多為腫瘤藥物ME-X系列,抗腫瘤藥物開發同質化嚴重,扎堆開發,難以突破。
面對這樣的研發大環境,就需要有全新的新藥研發思考,做到從“全球新”到“全球優”的轉變。除此之外,張博士在演講中還提到了CNS領域的新藥研發現狀以及開發策略,并就SIPI5052、SIPI6398展開了詳細的介紹。
藥晨江 博際生物 研發副總監
BJ-001:腫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
藥博士從博際生物醫藥的研發管線出發,對BJ-001進行了全方面的介紹。BJ-001是以IL-15為靶點的,而作為NK和CD8+的殺傷性T細胞生長和行駛功能所必需的細胞因子,IL-15的抗腫瘤的免疫治療潛力是十分顯著的。除此之外,藥博士還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BJ-001的相關臨床試驗數據結果。
會 場 二

李 郎 藥融圈 合伙人
化學創新藥IND申報CMC要求與挑戰
新藥研發是一個充滿未知與荊棘的探索過程。我國新藥研發雖然起步晚且尚顯青澀,但整體趨勢都在追趕歐美。在整體趨勢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仿制藥往新藥研發方向轉型。CMC滲透在藥物研發和上市的各個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藥融圈合伙人李郎解讀創新藥申報IND的藥學要求是要保證臨床試驗期間藥品是安全,穩定的;申報IND的CMC挑戰,無非幾個問題:API物理性質相關(晶型、粒徑)、API化學性質相關(雜質、穩定性)、API生物學性質相關(微生物)。
單 波 德琪醫藥 副總裁 首席科學官
腫瘤免疫的新靶點探討
藥物是通過結合并調節特定的蛋白或靶標的活性而發揮它的治療作用,大量的藥物靶標已經被開發并用于腫瘤創新藥物的發現過程。目前的重點是尋找新的靶標并應用在新的腫瘤領域,德琪醫藥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單波旨在探尋下一個PD-1/PD-L1:CD47、TIGIT、LAG-3,為腫瘤免疫提供新靶點選擇。
CD47“magrolimab”聯合阿扎胞苷在AML和MDS患者一線治療中表現出高腫瘤緩解,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目前布局者有Gilead、AbbVie 、信達、宜明昂科;TIGIT是一個新興的免疫檢查點,布局者有Roche、百濟、君實、信達;LAG3(CD223)是一種免疫檢查點受體蛋白,Relatlimab(BMS)是目前研發進度最快的LAG-3抗體,最新臨床結果說明LAG3表達是該聯合治療的預測治療標志物。
圓桌討論:藥物研發立項的思考
主 持:
王中健 藥融云 創始人
嘉 賓:
單 波 德琪醫藥 副總裁 首席科學官
嚴明明 同宜醫藥 首席商務官
黃巖山 浙江道爾 CEO
駱世忠 杭州岸金生物 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
1、我們中國的靶點90%布局腫瘤,10%只做FIC,FIC做的少但總得有人做,中國醫藥行業要走到全球,就必然要有創新的一線臨床產品。目前我們資本還是很認可創新藥的。腫瘤靶點和創新,這是我們堅持走的一條路。
2、目前的靶點藥都是聯合治療,很少單個治療,很難再找到一個PD1,哪怕能找到也是聯合用,因為腫瘤總比人聰明,僅僅靠一個藥“單打獨斗”不行,下一個靶點藥物趨勢是聯合療法。把腫瘤消滅不可能,我們實際上在做的是把腫瘤變成慢性病進行期限治療,不斷找耐藥機制,進行多線療法治療。
3、在靶點布局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為什么大家都布局腫瘤,因為腫瘤出結果快,所以我一直的觀點是:在靶點選擇上不跟風,但沒有必要一定不跟風。
4、創新藥和仿制藥不一樣,做創新藥內卷也非常嚴重,比如pd1上百家,而且80%的都布局腫瘤,但據我們調查,腫瘤其實是第二位,第一位是代謝,并且做代謝沒有腫瘤難做,但從研發來說,我們并沒有這樣去布局,所以我們在選擇領域內會做一個差異化,在賽道進行充分考慮,創新藥往臨床上靠,沿著科學方向走。
5、中國制藥公司大部分還都是仿制藥公司,五年前創新藥還很薄弱。我們把仿制藥做好。我們認為仿制藥是立國之本,現在通過一致性評價也只有470個品種,如果我們是仿制藥公司,也有渠道,可以先安安穩穩把仿制藥先做好;其次是不能不考慮創新,介入一類新藥進度太急,所以改良型新藥對70%-80%企業而言更合適。
6、真正哪些值得布局,創新藥很多,主流還是靶藥,哪些是你目前最適合的靶藥找到和你公司相關的優勢和特點,聯合管線去布局,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去做。這是一個持續的選擇,一個多維度思考的過程。
7、刻意靶點扎堆是不可能避免的,比如華強北以前做手機100多家做,現在已經沒有了,因為市場會自然淘汰。對比現在的靶點藥,不要看有多少家在做雙抗,因為市場會去做選擇,除非市場伸出手來,收攏政策。
新 藥 數 據 專 場
王中健 藥融云 總經理
基于數據視角的全球藥物靶點分析及立項思考
王中健博士對新藥研發怎樣權衡、選擇與折中進行了多方面的講解。求新還是求穩,是聚焦還是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王博士認為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參考大數據分析結果是很明智的。
之后,王博士針對PD-L1、HER2等新藥研發top10靶點的現存研發管線進行概述。“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藥物靶點的研發情況是有一定規律性的。”演講中王博士如是說。
除此之外,王博士還針對國內藥物研發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國內藥物的注冊情況,臨床受理情況,以及藥物的申請上市情況做出了分析總結。并對TRPV1、CNR1(CB1)、CNR2(CB2)等化藥“中國新”TOP10靶點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胡 松 靶點社 負責人
2021中國靶點新藥榜單及靶點新藥白皮書發布
部分精彩花絮
鳴 謝
感謝以下合作伙伴以及現場嘉賓老師、參會人員的大力支持~
江西中洪博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佰瑞醫藥有限公司
北京盈科瑞創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百趣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愛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奧默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三優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愷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豫康科教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杭州奕安濟世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上海簡然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金帝·新道藍谷生物醫藥產業園
漢瑞藥業(荊門)有限公司
武漢海譜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晶云藥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華威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速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盛德偉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醫享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青云瑞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趣网商城」成人用品-情趣用品-性爱保健品-两性用品成人网站